你知道嗎?全台灣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是客家人!客家委員會2月22日公布「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客家族群自我認同顯著提升,桃園市大溪區也因客家人口比例推估超過三分之一,納入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而客家語言自然流失趨緩,卻仍面臨極大挑戰。
客家委員會為建置全國客家族群基礎資料,推估客家族群人口數、客家人口在各縣市及鄉鎮市區分布之情形,以及客家民眾使用客語狀況,從105年8月中旬起,歷時4個月,進行大規模的「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二月二十二辦理成果發表會。客委會主委李永得表示,前次辦理大規模客家人口及語言調查已時隔6年,本次調查不但能看出施政成果,也能藉此檢討政策是否有效。
李主委提出三大調查結果,首先,隱性的客家人口逐漸浮現,民眾認知自身客家血緣的比例增加,李主委認為,這歸功於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也顯示台灣多元文化推動方面成效卓著。再者,桃園市大溪區在本次調查中人口比例達34.56%,依照客家基本法規定列入「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也使全台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數量上升至70個。第三,客語十年約流失2.2%,雖較自然流失率低許多,但仍顯示出客家語言岌岌可危;李主委強調,未來將鼓勵幼稚園及小學採沉浸式教學,讓客語向下扎根,也將規劃推動客語獎勵制度,提高客語學習誘因,讓客語進入公共領域、成為國家語言。
「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以電話隨機抽樣全國65,732位民眾,推估臺灣四大族群的人口分布概況,深入探討客家人口認定與認同議題及客家民眾的客語使用狀況,是目前國內少有以全國人口為標的、大範圍辦理的族群調查研究,調查結果不僅對客家人口之分布有其重要性,對於國內其他主要族群的探討同樣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調查發現,全國客家人口估計已超過453萬人,較前次調查增加33萬人,約提升1.2%;其中有近兩成集中於11縣市,桃竹苗、花蓮以及高屏是客家人口群聚的主要區域。全國共70個鄉鎮市區客家人口比例超過三分之一,列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其中桃園市大溪區為本次新增。此外,民眾認知自己具有客家血緣的比例明顯增加,其中又以「祖先有客家人血緣」的比例為27.1%最高,較前次調查結果顯著增加3.6個百分點,其他如客家民眾對客家文化、客家意識的認同,以及對客家身分的認同比例也呈現上升趨勢。
在客家語言使用現況方面,調查發現64.3%客家民眾聽得懂客語、46.8%能說流利的客語,居住在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內的客家民眾客語能力明顯較佳;而高達86.9%的客家民眾有意願培養子女學習客語,在客家語言的傳承與發揚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腔調上,仍以「四縣腔」為大宗,「海陸腔」次之,而「大埔腔」主要在台中市、「詔安腔」在雲林縣,「饒平腔」則以新竹縣使用比例最高。
自96年以來,客家民眾客語聽的能力由66.5%下降到64.3%,十年跌幅為2.2個百分點;說的能力也由48.0%下降到46.8%,十年跌幅為1.2個百分點,客語聽、說能力下降幅度已較每年1.1%的語言自然流失率低許多,顯見十年來民間團體及客家委員會在客語推廣及傳承的努力已有成效,但客語消失趨勢仍在,未來仍有更多語言傳承政策推動之空間。
本次調查中,近四成客家民眾表示聽到客語或是說客語的機會都在減少中,客語相較於華語及閩南語仍相對弱勢,對此客委會已著手從法制面推動客家基本法修法,加強針對客家語言、文化傳承等條文內容之增修,以推動「客語為『國家語言』,進入公共領域」、「建立完善的族群傳播體系,讓客家豐富臺灣多元文化」。
此外,客家委員會亦積極投入相關資源,帶動客家語言文化之傳承與推廣,如本年度創新推動之「促進地方客語整體發展方案」,就以整體思維鼓勵各級地方政府以客語為主軸,推動客家語言及文化之整體發展,此外,客家委員會也將持續營造客語學習生活化,落實客語向下扎根,推動客語薪傳,營造客語全方位學習環境;推動國小和幼兒園辦理客語生活學校,讓客語教育向下扎根;加強推動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辦理公事客語無障礙環境計畫,強化公事語言服務品質;建置客語資料庫,鼓勵各界參與,讓客語從家庭扎根,逐年提升客語使用率;推動學校及社區開設客語課程、辦理客語活動,提供客語學習機會。希望經由家庭、學校及社區三位一體的合作,和公共領域的帶動加速客語復甦,讓客語代代薪傳。(圖文取自客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