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1141103台中市假牙補助四年流失57家合約院所 中市議員林祈烽:數區牙醫診所平均服務逾三千名長輩
台中市65歲以上銀髮族假牙裝置補助計畫已推行14年,但近年服務量能與品質逐漸下降,遭長輩投訴。市議員林祈烽、施志昌、鄭功進與楊典忠四人,於今日議會業務質詢時指出,111年全市合約牙醫院所有354家,如今卻僅剩下297家,四年來短少57家,流失比例近兩成,造成數個行政區的合約院所,平均得服務超過3,000名長輩。林祈烽批評市府未即時發現問題、補助機制僵化,導致許多合約院所不願合作,讓長輩的假牙重建之路遙遙無期。
林祈烽說,時常有長輩向他反映,他因未達極重度及重度缺牙程度,無法申請該補助,但植牙一顆起碼就要6萬元,縱使缺了幾顆牙,也只能先將就著用。市府於去年調升假牙裝置補助金額,上下顎全口無牙活動式假牙調成4萬4,000 元,單顎全口無牙活動式假牙也調成2萬2,000元,並增加排富條款,雖然已有進步,但每年編列近2億的假牙補助,許多長輩看得到,卻用不到,建議應研議放寬缺牙程度,或是增加補助固定式假牙等項目。
林祈烽指出,截至114年10月底,台中市65歲以上長輩已達49萬4,385人,占全市人口近兩成,逐漸邁向超高齡化社會,而每年在老人健保補助、敬老愛心卡及假牙裝置補助支出近40億元,但實際執行情況卻與宣傳大相逕庭。近四年來,陸續有牙醫診所因核銷程序繁瑣、補助金額過低、款項撥付延遲等原因退出計畫,導致許多行政區出現「掛號難排、補助無門」的困境,尤其在原台中縣區情況更為嚴重。
林祈烽強調,市府未同步檢討計畫執行成效與醫療能量分布,部分院所被迫超量負擔,品質與服務明顯受影響,而長輩則苦等數月,仍無法順利取得假牙。台中市65歲以上人口數最多的北屯區有37家合約院所,次多的西屯區有30家,但第三名的大里區只有19家,第四名太平區僅剩10家,以太平區3萬2,914名65歲以上人口計算,平均1家合約院所就要服務3,000多名長輩。而29個行政區,就有六成18區合作院所未達10家,大多都集中在原縣區,長輩們不但選擇越來越少,甚至得跨區尋覓合約院所,診所與長輩都受苦。
林祈烽呼籲,市府應立即檢視假牙補助計畫內容、核銷流程與費用結構,並提高補助金額、簡化行政程序,同時主動拜訪退出合約的牙醫診所,了解實際困難,建立更具彈性與便捷的合作機制。而各區衛生所會在長輩裝置假牙後,辦理使用滿意關懷訪問,但訪問時間常常得拖到已超過假牙1年的保固期限,導致部分長輩即使反映假牙不合或不舒適,還是難以協助返回原合約院所調整假牙,也有長輩反映合約醫療院所服務品質不佳或額外收費等,林祈烽也要求市府應加強關懷服務,若量能不足該補人就補人。
衛生局長曾梓展回應,衛生局都有如時核銷假牙補助經費,應該不會有合約院所故意不服務長輩;有關關懷服務部分,一般會等長輩經過半年至9個月的適應期,回原合約院所調整後,再來詢問長輩使用情況,未來會提早到9個月前就來關心。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