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1140701中市府暑期強化水域安全防護 盧市長:全力提升防溺教育與救援整備 目標明年提高學生游泳合格率 50%
暑期到來,台中市政府積極整備各項水域安全措施,市長盧秀燕今(1)日主持市政會議表示,她鼓勵市民朋友戲水或從事水上活動,也要兼顧安全,因此市府從教育宣導、設備補強到科技救援多面向強化,期望市民能安心享受清涼夏日;同時也提醒各局處將防溺宣導時程提前至4月,配合氣候變化調整整備節奏,以有效預防事故發生。她並強調,防溺教育要從校園扎根,市府將逐年提升學生游泳能力及場地建設,全力守護市民水域安全。
盧市長提到,據消防局統計,111至114年全市發生溺水事件最高的月份不是暑假期間(7、8月份),而是以5、6月份最高,未來台中市水域安全相關整備、提醒工作將提前至4月進行,加強人員部署及增設警示牌,以有效預防事故發生;她也說,推動戲水安全不僅是短期任務,更是長期公共安全工程,未來市府將持續強化學校游泳教育,明年目標學生游泳合格率達5成,並盤點校地加速游泳池新建,逐步提升學生自救能力。
今日市政會議由教育局長蔣偉民、觀光旅遊局長陳美秀及消防局副局長戴峻焜分別進行「強化暑假期間水域安全」專案報告。蔣局長指出,今年5月至7月期間結合各級學校透過「安全週」、「教學活動」、「家庭聯絡簿」及校園廣播等多元管道,加強學生水域安全教育,推動「一校一水安課程」與「家長一起看」防溺影片活動,提升親師生共同防溺意識;此外,教育局也彙整台中市30處高風險水域,提供學校製作校園防溺教育教材使用,同時請各校注意畢業旅行與校外活動期間的水域風險管理,加強導師安全帶隊與校安機制。
教育局長蔣偉民針對全市學校游泳教學情況指出,目前台中市有9所市立學校設游泳池,加上其他公私場域,共計67處可進行游泳教學,全市306所市立國中小,113學年有8成學校安排上游泳課,約7萬5000多人。目前規定國小須學會游泳前進15公尺,換氣3次以上、國中游泳前進25公尺,換氣5次以上才合格。國中小7萬5000多名學生中,檢測合格率為45%,已從112學年32%明顯提升。蔣局長說,1學期安排5至8周課程,每周2至3堂課,在有限時間內達到這種成效,相當不簡單。蔣偉民指出,已往游泳教學主要以鼓勵學生學習興趣為主,未把通過檢測設為主要目標,以免造成學習壓力,未來會請推動游泳教育的學校多方鼓勵學生挑戰檢測合格,提升游泳及自救檢測合格率。
盧市長則希望教育局明年底檢測合格率要達到5成。另市立高中職以下學校共計350所,僅9所學校有游泳池,未來要加強建設學校游泳池,市區的大所學校因腹地不夠較困難,偏鄉學校較可行,可以進行盤點,並採區域合作模式,提升學生游泳自救能力。
觀旅局陳局長表示,針對大安濱海樂園與大甲松柏漁港北堤海域2大海濱遊憩熱區,除爭取中央補助設置智慧化海象資訊站與安全警示系統,也委託專業機構重新檢討活動範圍及安全規劃,將部分禁限區調整為可控管範圍。陳局長補充,觀旅局今年於大安濱海樂園投入330萬元執行水域安全駐點,配備專業救生員、巡查人力與多項救援裝備,並已辦理多場防溺宣導,至5月底已完成超過260次勸導與救援;此外,每年4至11月執行近百次危險水域聯合稽查,也於暑期加強頻率並涵蓋全市多處常見溪流與漁港水域。
消防局副局長戴峻焜則針對救援面向深入分析指出,統計111至114年全市共發生103件、139人溺水事件,戲水與垂釣為最主要原因,且集中在夏季月份(以5、6月份最高)。戴副局長說明,目前已建置完備的水域救援系統,含1,177名救生員、74名潛水人員、84艘救生船艇及逾800件救生器材,並持續擴編科技救援能量,包含35架無人機、遙控救生圈等,提升搜救效率及同仁安全。暑期前也完成全市32場水域演練、義消潛水訓練、補強水域救援點資料庫與裝備檢整,確保緊急應變萬無一失。
.jpg)
.jpg)
.jpg)
.jpg)